近期,多位亚马逊卖家反馈,北美站掀起大规模扫号风波,大批新注册账号收到 “违反平台政策” 的封号通知,且注册时间越短、尚未产生订单数据的账号越容易被系统排查。
亚马逊大面积扫号
据卖家透露,自 4 月底至 5 月 3 日,亚马逊在北美、加拿大、欧洲等核心站点展开多轮账号审查。
此次被封账号的停用邮件均援引《亚马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三条,指控卖家存在违规行为。
此次封号潮被业内视为Prime Day大促前的常规“清场”动作,但审查力度与触发机制引发广泛热议。
根据卖家反馈本次扫号行动有两大特征:
注册时长较短
注册时长不足 1 个月且无销售记录的新账号成为被审查的重点,部分卖家甚至尚未完成后台基础设置就遭停用;
双轨审查机制
平台采用 “二审 + 视频验证” 双轨审查机制,无运营数据的账号直接触发二审,通过率不足 5%,而完成法人视频验证的账号存活率则超 80%。
某服务商表示,今年二审触发阈值大幅降低。以往新账号 3 个月无订单才可能触发二审,如今 1 个月内未发货即被标记。五一期间,其客户中 60% 的新账号被封,其中 85% 为纯注册未运营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对 “不活跃账号” 的判定标准越发严苛,有卖家因注册后 10 天未登录后台,便触发了二审流程。
亚马逊SP广告新功能
最近,亚马逊SP广告后台又更新了一个新工具——受众功能,标志着平台广告系统进入”用户行为数据驱动”时代。
卖家通过”搜索关键词+用户行为”双维度精准投放,提升广告转化率和ROI。
此次更新路径:SP广告活动 > 竞价调整 > 受众选项 > 更改受众 > 【不要提高受众的竞价】
选择“提高受众的竞价”选项:
即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与其他卖家争夺广告位来获得更多的展示和点击机会,但同时广告成本会上升。
例如,当针对“加购用户”这类高意向群体时,将竞价提升 50%-100%,可通过加价获取关键转化节点的曝光。
选择“不要提高受众的竞价”选项:
即广告竞价保持在默认水平,曝光量和流量没有太大变化。这种能避免广告成本超支,但可能导致广告排名相对靠后,展示机会减少。
而此次,新的竞价调整里更新三个受众选项:
Affinity for similar products (类似产品兴趣用户)
Purchased brand’s product (品牌复购用户)
Clicked/Added to cart(加购用户)
通过这三类人群画像,卖家首次实现”搜索关键词+用户行为”双维度精准投放。
此次功能更新,据亚马逊官方测试数据显示,针对复购用户的广告转化率较普通关键词投放提升53%,加购未购人群的转化成本下降32%。
海外仓助力卖家应对困境
考虑到亚马逊政策多变、Prime Day 临近和爆仓风险,海外仓凭借仓储、物流等优势,为卖家排忧解难。
灵活应对政策变动
亚马逊政策频繁调整,对商品入仓时间、包装规格等要求严苛。
海外仓支持卖家提前备货,依据政策灵活调整库存策略,避免因政策变动导致的商品无法入仓、滞留海关等问题。
规避爆仓风险
Prime Day 期间亚马逊 FBA 仓库极易爆仓,造成商品延迟上架、物流时效拉长,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
海外仓能提供稳定的仓储空间和自主发货服务,卖家可提前将货物存储在海外仓,根据订单实时发货。即使 FBA 仓库出现爆仓情况,也能通过海外仓及时发货,保证商品按时送达。
降低物流成本
亚马逊旺季物流费用会因需求激增而上调,而海外仓采用本地发货模式,能有效减少跨境运输、清关等中间环节产生的高额费用。
同时,批量备货至海外仓可享受更优惠的物流折扣,降低单件商品的物流成本。此外,卖家还能灵活调整库存,避免因滞销产生的长期仓储费,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快速响应订单
Prime Day 流量大、订单多,消费者对物流速度期望更高。海外仓本地发货的优势,可实现 1-3 天极速送达,相比从国内直发,能显著缩短配送时间。
快速的物流响应不仅能提高消费者复购率,还能在搜索排名中获得优势,吸引更多流量,帮助卖家在激烈的 Prime Day 竞争中脱颖而出。
像大家熟知的邮差小马在美西、美东、美南分别设有仓库,仓点分布靠近港口/机场,帮助跨境卖家合理分仓,就近发货。在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还能高效满足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对卖家们投妥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