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对中国征收巨额关税的影响,船公司正在努力应对订单的减少,从中国出发的货船被取消的数量正在增加。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来自知名货代HLS Group(鸿安)的最新统计显示,由于订单锐减,中国出发的集装箱航线已出现80个航次取消。
船公司大面积停航
“美线货量下降很多,许多订单取消,客户都在观望。”有货代公司人士表示,“如果高关税政策持续,未来美线市场会更加艰难。”
需求的下滑导致海运舱位供大于需,美线运价不断走低,不少船公司已经把美线的过剩运力转移至全球其他航线。
有业内人士预计,到4月底,中美航运市场货量将大降。
另有贸易数据平台Vizion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与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加剧,美国集装箱预订量实时暴跌。从3月的最后一周到4月的第一周,全球和美国贸易航线的订舱量急剧下降。
全球预订标准箱数量环比大幅下跌49%,美国整体进口数量环比大幅下跌64%,美国整体出口下跌30%。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64%,美国对华出口下降36%。
分析师指出,北美集装箱运输量减少,将对经济和供应链造成重大冲击,例如,每趟航行装载8,000至10,000标箱的船只万一不跑了,就整个集装箱运输行业来说,相当于减少了64万~80万标箱的货运量。
另外,80个航次取消、近80万标箱的“运力蒸发”或将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港口起重机作业减少,可收取的费用降低,集装箱装卸和卡车、铁路运输以及仓库储存的减少等。
此外,船公司ONE宣布暂停Premier联盟计划于5月运营的跨太平洋航线PN4(Pacific North4),直至另行通知。
这条航线原计划停靠的港口包括青岛、宁波、上海、釜山、温哥华,以及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等。
FedEx与UPS重启中国进口附加费
UPS宣布于4月13日起重新对所有从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发往美国的货物征收“超额费用”附加费,每磅收费0.29美元,具体结束时间未定。公司表示,该项费用将根据货物计费重量和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
FedEx宣布从4月15日至5月2日,对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菲律宾的进口包裹加收每磅0.45美元的附加费,每件包裹最低收费1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加费持续至5月2日,即取消对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待遇的正式生效日期。联邦快递上一轮类似附加费于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实施,当时的费率为每磅1美元。
此次物流附加费的恢复,叠加即将到来的关税政策调整,将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多重挑战:
物流成本上涨,卖家利润率下降
以1磅(约0.45公斤)的包裹为例,仅UPS和联邦快递的附加费就可能增加0.29-0.45美元的成本。
若加上5月2日后的关税垫付费(最低4.5美元),低价值商品的物流成本将显著上升,部分利润本就微薄的卖家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低价商品竞争优势减弱
此前,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是中国跨境电商(尤其是速卖通、SHEIN、Temu等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随着免税政策的取消,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将上升,部分订单可能流向本土电商或东南亚供应链。
供应链策略调整,海外仓需求增加
为降低物流成本,更多卖家可能选择提前备货至美国海外仓,以减少最后一公里配送费用。
海外仓助力卖家提升竞争力
规避物流停航风险
美线大面积停航导致海运运力大幅下降,传统直发模式时效难以保障。海外仓提前将货物存储在美国本土,减少停航影响,卖家可根据订单实时从海外仓发货,确保货物按时送达。
降低物流成本
FedEx 与 UPS 重启中国进口附加费,直接增加了卖家的物流成本。海外仓通过集货运输的方式,将多个卖家的货物拼箱发往海外,分摊运输成本,相较于单件直发大幅降低运费。同时,海外仓可整合尾程配送资源,与本地物流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获取更优惠的配送价格。
提升配送时效
海外仓本地发货的模式,可实现快速配送,显著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在美线停航导致直发时效拉长至数周甚至数月的情况下,海外仓发货的时效性优势尤为突出。
提供灵活仓储服务
海外仓可根据卖家需求提供灵活的仓储方案,支持库存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卖家能根据销售数据及时补货或调整库存,避免因美线停航导致的断货风险。
本地退换货服务
美线物流受阻时,退换货周期长、成本高成为卖家难题。海外仓提供本地退换货服务,消费者可将商品直接退回海外仓,由海外仓进行简单维修后再次上架销售。
像大家熟知的邮差小马在美西、美东、美南分别设有仓库,仓点分布靠近港口/机场,帮助跨境卖家合理分仓,就近发货。在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还能高效满足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对卖家们投妥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