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亚马逊对“高退货率”标签又进行了重大调整!
亚马逊“高退货标签”更改
在这次更新之前,亚马逊的“Frequently Returned Item”(高退货率商品)标签还算是比较“克制”的。标签颜色为【黄色】,位置相对隐蔽。
从卖家角度而言,这样的展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会过度吸引买家注意力,即使产品被贴上该标签,由于不显眼,对转化率的影响也不至于特别强烈。
现在呢?新版“高退货率”标签——颜色升级成了红色,众所周知,红色具有更强的冲击力,视觉上就像警告标志一样扎眼,位置直接飘到了商品标题正下方,价格标签上方。
还加了一句引导语:See product details and customer reviews,暗示买家“你确定要买吗?差评你不看看?”
简直就是明晃晃地告诉顾客:这个商品可能“有坑”,慎买!
此次更新后的“高退货率标签”就相当于是一种警告,买家还没看五点详情就会先对被标记产品的印象大打折扣,相信能够直接劝退一群买家了!
之前标签不太明显时,一旦商品被贴上“高退货率”的标签,可能会导致商品的转化率直接下降50%-80%,但现在红色的呈现方式,转化率可能会遭受更为严重的打击,甚至可能超过 80%!
卖家如何避免被标记?
这种退货率标记对卖家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当商品退货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时,商品将被贴上低退货率标签。这一标签如同品质与口碑的背书,能有效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进而显著提升产品的转化率。
反之,若商品退货率高于市场平均退货率,高退货率标签便会随之而来。该标签往往会让消费者心生疑虑,降低他们对产品的购买意愿,导致产品转化率大幅下降。高退货率标签不仅会对商品转化率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波及商品的搜索排名,进而减少商品曝光。
为减轻高退货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往往需要投入更多额外成本,如提升销量、增加好评等。
那么,卖家该如何避免被打上 “高退货” 标签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增强产品吸引力
提升产品品质,确保描述精准。同时,注重产品包装的精美度,增强产品吸引力。优质的产品与精准的描述能让消费者收货时符合预期,而精美的包装则可提升产品整体形象,降低退货可能性。
选品精细化
在选品和推广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此降低退货率。选品时充分考量市场需求与产品质量,推广时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避免因错选产品或误导消费者而引发退货。
准确的产品信息
商品详情页中的图片、文字描述以及视频,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的关键参考。务必保证产品描述准确详尽,杜绝夸大或虚假宣传,防止消费者收到的产品与详情页描述不符,进而引发大量退货。
优质的售后服务
亚马逊规定卖家需在 24 小时内回复客户消息。一旦客户提出产品相关问题,卖家应及时响应,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减少退货。
需明确,“高退货率” 标签的存在,既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也警示卖家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与客户需求。唯有基于此,卖家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销售业绩,赢得客户的高度忠诚。
海外仓开辟业务增长新通道
当卖家因亚马逊 “高退货率” 标签而陷入转化率下滑的困境时,海外仓凭借其独特优势,为卖家开辟一条业务增长的新通路。
高效处理退货
海外仓可直接在当地接收退货,相较于退回国内,大大缩短了退货周期。卖家能快速检查退回商品状况,对于可二次销售的产品,经简单处理后能迅速重新上架,减少库存损失。
灵活补货
海外仓能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当因退货导致库存波动时,可快速从本地仓库补货发货,避免因缺货影响销售。卖家还能依据销售数据及退货率,灵活调整补货策略,保持合理库存水平。
降低物流成本
对于高退货率商品,多次国际物流运输会使成本剧增。海外仓集中发货模式,可降低单件商品物流成本。且处理退货时,在本地操作,无需承担高昂国际退运费用。
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海外仓的本地团队能够以更快捷的响应速度处理客户咨询与售后问题,利用本地语言优势与客户顺畅沟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退货原因。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退货意愿。
库存管理优化
海外仓支持卖家采用更精细的库存管理模式。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产品退货率的深入分析,卖家能够精准划分库存层级。同时,利用多个海外仓进行分布式库存布局,降低因单一地区退货率异常波动对整体业务的冲击。
像大家熟知的邮差小马在美西、美东、美南分别设有仓库,仓点分布靠近港口/机场,帮助跨境卖家合理分仓,就近发货。在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还能高效满足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对卖家们投妥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