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马逊官方在卖家中心后台发布一则通知。
宣布这两家实验室,不再符合亚马逊的真伪和可靠性标准。
亚马逊实施合规文件限制
亚马逊表示,被拉黑的服务商出具的文件将不再被平台接受,无论是新提交的文件,还是此前已提交的!
建议卖家赶紧自查一下自己过往的检查报告,如果中招,就需要尽快提交新的检测文件!
更需警惕的是,这份黑名单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更新状态,后续黑名单的范围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因此卖家在后续选择认证合作伙伴时,务必提前通过亚马逊后台查询服务商是否在黑名单之列。
根据数据显示,2024 年因认证问题下架的商品中,15% 源于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不达标。
为提升商品合规管理水平,亚马逊将于 7 月 13 日起实施新规,明确要求商品合规性测试报告必须由平台认可的实验室出具,旨在杜绝资质存疑机构违规发证行为,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
新规重点管控以下类目产品:
儿童产品
涵盖玩具、童装、婴儿用品等,需通过 CPSC 认证,重点检测小零件拉力强度、面料甲醛含量等安全指标。
含锂电池产品
如蓝牙耳机、电动滑板车等,须提供 UN38.3 测试报告与 MSDS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且在运输前完成跌落测试、低压电气安全测试。
电子电器产品
包括充电器、灯具、蓝牙耳机等,需取得 FCC/UL/ETL 认证,着重检测电磁辐射标准、短路保护功能等电气安全性能。
美妆医疗产品
护肤品、彩妆类商品需通过 FDA 认证,确保不含有违禁成分;体温计等医疗器械则需提交 510 (k) 预市通告文件。
防护用品
N95 口罩、安全帽等需获得 NIOSH 认证,防护眼镜需通过抗冲击性能测试,以保障产品防护功能达标。
目前,亚马逊采用 AI 进行扫描报告,连印章清晰度、检测流程描述都能识别,查验方式非常严格,有卖家试过 PS 修改日期,差不多 2 小时就被系统查出来,账号直接限流 7 天。
亚马逊将停用“买家评论”功能
近日,亚马逊宣布将于9月30日正式停用“买家评论“的功能。
在原本的买家评论页面中,卖家可以查看店铺中所有ASIN的评论,包括好评和差评,卖家也可按照日期、星级、ASIN 等条件筛选和排序评论。
这一政策一旦实施,将对卖家造成以下影响:
只有数据,无法知道买家为什么留差评
买家评价被转化为Customer Experience,它呈现的是汇总性数据指标,像是CX、NCX等,而缺失了“客户为什么给差评“的实质信息。
运营成本再度提高
如果无法直接呈现买家评论,那么卖家就需要借助第三方运营工具,无疑会增加卖家们的运营成本。
少了一个“删评”途径
此前遇到差评,卖家可在评论发布后48小时内,通过“买家评论”页面迅速获取信息,该评论也会保留90天。
卖家可以在差评右上角找到“联系买家”选项,点击之后,可以看到两种解决差评的处理方式:
①礼貌退款:提供全额礼貌退款。
②买家支持:请与您的买家联系,根据他们的评论向其解释任何商品问题。
不管是全额退款还是直接沟通,都有一定几率让卖家挽回差评,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如果这个功能被关闭,卖家将失去一个洞察并解决差评的重要途径。
根据亚马逊的通知,关闭“买家评论”功能后,卖家可以通过“买家之声”页面监控评论。具体路径:后台绩效—买家之声
但是,“买家之声”是否会保留“联系买家”这个功能,目前亚马逊没有给出具体的回应。
海外仓多维度赋能卖家
跨境市场动态变化的背景下,海外仓从多维度赋能卖家提升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
高效物流履约
将货物前置存储于目标市场仓库,可规避国际物流清关延迟、运力波动等问题。在销售旺季,本地仓发货能实现 2-5 日极速配送,大幅缩短配送周期,显著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增强客户粘性与复购率。
智能库存管理
依托海外仓实时库存监控系统,卖家可精准掌握商品流转情况。旺季前合理备货,避免断货;淡季时灵活促销,加速库存周转,有效缓解资金占用,降低仓储成本。
优化售后体验
支持本地退换货处理,解决跨境售后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买家发起退换货后,商品可快速退回海外仓,经质检后重新上架或处理,缩短售后响应时间,减少负面评价,维护品牌声誉。
成本集约控制
海外仓规模化操作降低单件物流成本,同时减少因物流问题引发的客诉处理成本及运输损耗,实现全链路成本优化,提升利润空间。
数据驱动决策
海外仓系统积累的销售与库存数据,可助力卖家分析消费偏好、产品销售趋势,为选品、定价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精细化运营。
像大家熟知的邮差小马在美西、美东、美南分别设有仓库,仓点分布靠近港口/机场,帮助跨境卖家合理分仓,就近发货。在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还能高效满足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对卖家们投妥的严格要求。